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雄安 > 服务雄安
服务雄安

【中国青年网】我与雄安非遗的一次邂逅

作者:河北大学服务雄安新区专题网站   添加时间:2017-08-16 12:50:14   浏览次数:528  

       雄安新区已设立百日有余,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在这百日内早已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访客。7月11日,河北大学雄安非遗调研团在校滞留4天后,终于踏上了这片热土。

       初到雄安——激动与确幸

  坐在大巴车上的我们,想到这即将到来的与雄安新区的第一次“接触”,心中不免有一丝激动与确幸。雄安新区的周边区域,都是白洋淀沿岸古县,拥有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安新区共有45项非遗,但这些数量庞大的非遗均未成体系。如今,雄安,这座备受瞩目的城市,它的非遗之门正在叩响,静等我们开启。

  90人的调研团队分为三路,分别前往雄安、安新、容城。此次调研,我们的调研项目是容城八景传说:“古城春意”、“易水秋声”、“玉井甘泉”、“白沟晓渡”、“贤家回澜”、“忠祠松雪”、“古篆摇风”、“白塔鸦鸣”。

  容城八景传说的图片早已使我们心向往之。但当我们从文广新局老师手中接到容城八景传说的材料,那些与百科上一般无二的介绍文字与图片还是让我们有了小小的失望。当得知八景据已不在,短短三页的文字、照片就是八景所有可拷的资料时,失望与遗憾似一团棉花塞在了我们的咽喉,久久说不出话来。

  探访孙老——感念与敬畏

  所幸,在文广新局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团队两人从县城驱车一小时在容城的平王村找到了容城八景传说的继承人孙老。

  “请问您是容城八景传说的继承人吗?”

  “啥继承人?”

  “容城八景传说的继承人。”

  “你们找错了,我不是。”

  听到这里,我们内心不住一阵酸涩,我们找错了人吗?还是继承人已经不住?难道容城八景传说的这项非遗就真的要停留在那单薄的三页纸上了吗?经过一番攀谈,细究下来,这位早年从事历史遗迹挖掘、保护事业的孙吉安老先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八景传说非遗传承人,只是他从未给自己这般定位。孙老今年已80高寿。提到容城八景,老人便如数家珍地说了起来。说到兴浓处,老人还孩子般地拍了拍手。

 “‘贤家回澜’、‘忠祠松雪’,这两个还和容城三贤里的刘因、杨继盛有关。我还写过他的文章,你们等等,我拿给你们看。”从容城八景说到容城三贤,孙老虽已80高龄,但仍精神矍铄,讲起这些来引经据典。看到老人讲的这么起劲,我们感到发自内心的踏实。正是因为有这些老一辈,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老一辈的精神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

  “爷爷,如今像您这么清楚知道这些传说的还有别人吗?”

  “应该是没有了,你们想啊,这些景都没有了,谁还关注那些个故事呀。”

  说到此,爷爷的眼睛半眯了起来,似是在回忆那些白塔,忠祠……

  “唉”

 爷爷的这声叹气很悠长,容城八景已经不在,百年后,那些故事是否也会如这声“唉”一般在风中打个旋,就再也听不见。

  “爷爷,您有没有把这些故事讲给您的孩子们听啊?”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一人有一个手机就够了,还耐烦听我这样的老头子讲故事?”

  听到这些,我们从内心感到一阵惭愧。是啊,时代在发展,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忘记了情怀。曾经在那些没有手机电脑的日子里,爷爷奶奶的一把蒲扇、一段故事似乎可以撑起了我们整个夏日的夜晚。但在人机几乎不能分离的今天,安安静静停下来听个故事好像真的成为了不可能。

  记录非遗——责任与传承

  我们静静地听着故事,完完整整地记录下了八个传说,仔仔细细地留存了八景的照片。这一刻,我们竟松了一口气,为这项非遗在后世能找到详细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松了一口气,为了百年之后提起容城八景,大家依旧可以遥望那些旧址引经据典松了一口气。

  我们记录非遗,并不是简单地想用墨水存留记忆,而这就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我们肩头。非遗不能遗忘,传承非遗才是我们与非遗邂逅的真正意义。

       我们何其幸运,能在雄安这座未来之城在尚未搭建一砖一瓦之时,走近他,聆听他,记录他。雄安的非遗项目如此之多,他们更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雄安静静地纳在怀中。也许,我们的努力不能让明珠闪烁地更加明艳,但我们能保存他们的丝丝光亮,给予他们韬光养晦的时间。我们相信,这些皎皎之光终会再次闪耀在雄安新区这片沃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