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雄安 > 服务雄安
服务雄安

“百名博士河北行”系列活动——普查雄安新区文化资源,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言

作者:河北大学服务雄安新区专题网站   添加时间:2017-09-06 12:51:52   浏览次数:403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出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要求,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任务,7月4日至10日,由河北大学和武汉大学教师与博士生组成联合调研团队,赴河北雄安新区进行第一期文化资源普查。本次调研通过对雄安新区实地调查,摸清新区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传统村落等存在和分布情况,探讨在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保护与利用方案,从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层面,为新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以需求为出发点,对接雄安新区管委会

       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中央的战略要求,也应契合相关部委和河北省的指导意见,更要由雄安新区管委会来具体统筹落实。调研团队对中央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入学习,对相关部委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围绕调研目标、调研范围、访谈对象、调研问卷、成果形式等调研事宜与雄安新区管委会进行了多轮沟通。本着科学严谨、客观真实、整体系统的原则,争取全面掌握雄安历史文脉资源,系统把握雄安文化发展现状,科学论证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力争调研成果服务新区管委会的工作部署与现实需求,助力雄安文化建设与总体发展。

       雄安新区文化资源调研计划分三期执行,第一期的调研对象为起步区的大王、大河、小里3个镇,共40个村庄;第二期为环白洋淀区域;第三期为整个雄安三县。第一期调研团队由河北大学、武汉大学20名教师、博士生组成,分成4个小组,在7天时间内深入3镇40村,逐村逐项普查。

       二、以大文化的视野,全方位普查文化资源

       雄安新区文化资源调研的范围,既包括文化文物行业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服务,又涵盖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古树名木、老桥古井、村庄历史、文化名人等,突出大文化视野,力求全方位普查。

       调研团队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与村干部、乡村文化骨干、老八路、村民代表等深入交流,了解基本情况,掌握文化线索;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记录各类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与方位特征;通过文献考证的方式,查阅梳理地方史志、相关文学作品、族谱、碑刻、口述资料等,挖掘历史文脉资源。力求收集多重证据、汇聚全面信息。

       调研得到地方政府和各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各小组进村委、入农户、访乡贤,到田间地头、踏文化一线,到雄安文化的最基层和最前沿,获得图片、信息、联系人等第一手资料。

       三、以纵横比较研究,多维度支撑文化建设

       调研之前,团队做了充分准备,除了精心准备调研方案和问卷之外,骨干成员还于5月13日参加了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河北大学主办的“智引未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于6月12日参加了武汉大学主办的“现代城市转型与雄安新区的文化战略选择——2017年第二期珞珈青年跨学科论坛”,于6月27日参加了由雄安新区管委会、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文联主办,河北大学承办的“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通过会议发言、讨论等学术对话,深入了解雄安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为开展文化调研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在实地调研的同时,团队成员还致力于新城建设的比较研究,以长安、罗马、深圳、北京等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借鉴;聚焦文化共同体建设、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等专题研究,通过扎实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为雄安新区文化建设提供支撑与对策。

       调研团队近期将认真梳理整合相关调研材料和文献资料,撰写《雄安新区文化资源调查报告》、《雄安新区文化资源分类目录与保护传承标准》、《关于雄安新区文化保护传承的系列建议》等系列调研报告;并适时启动第二期调研。